|
【佛山陶瓷网】青岛木制品业“内调外联”觅商机 |
【jinrongweiji】2010-8-10发表: 青岛木制品业“内调外联”觅商机 金融危机发生以来,青岛市的木制品企业将“内调外联”作为新一轮发展的战略支点,对内加快市场和产品调整,对外加紧“抱团”取暖,在危机中闯出一条发展新路。加快产品和市场结构调整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 青岛木制品业“内调外联”觅商机金融危机发生以来,青岛市的木制品企业将“内调外联”作为新一轮发展的战略支点,对内加快市场和产品调整,对外加紧“抱团”取暖,在危机中闯出一条发展新路。 加快产品和市场结构调整 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良木、宏洋等企业在第一时间对产品和市场结构进行调整,抢占了发展先机。 良木集团是一家专业生产实木家具、实木门产品的大型集团公司,金融危机以来,公司迅速调整市场结构,由以往单纯地依赖国际市场,调整为经营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同时加大了制造、设计与营销的投入。今年1~6月,企业出口木制品的批次、货值同比增长20%以上。青岛宏洋木业有限公司也在危机后迅速启动全面战略调整,建立了自主研发设计部门,加大了产品开发投入,在保证材质的同时设计出多款适销对路产品及配套饰品,受到客户欢迎。 依托示范区“集团化出击” 胶州是山东实木家具和板式家具的主要生产地区。2008年12月,青岛检验检疫局联合胶州市政府建立了以胶州杜村镇为基地、以胶州市为区域范围的胶州出口木制家具及木制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区。示范区以胶州50家典型出口木制品企业为主体,覆盖了胶州辖区119家相关企业,通过推行“基地+标准化+品牌”模式,来促进出口木制品行业向规范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青岛检验检疫局轻纺处处长矫丽珍介绍说,安全监管示范区成立后,检验检疫部门指导胶州出口木制品企业成立了出口木制品协会,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引导企业业内合作。此外,出口家具企业还“抱团”开展联合采购、联合熏蒸、联合送检,形成了原料采购集群优势,节省采购成本近400万元。使用共同新建的熏蒸场地,降低了30%的熏蒸成本。 2009年,在青岛其他企业出口同比下降0.35%的情况下,示范区内企业实现了9.18%的增长,且无一例出口木制品因质量安全问题被退运或召回事件发生。今年1~6月,安全监管示范区出口木制品批次和货值同比分别增加34.7%和34.29%。 亟须“集木成林” 从相关企业上半年出口情况来看,目前,青岛出口木制家具及木制品企业已走出了危机影响,运行状况看好。但放眼整个行业,小、零、散的现状还在制约着该行业形成“集木成林”的整体产业优势。 青岛检验检疫局副局长王昔琴说:“从出口规模上来看,青岛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不足10家,约占总数的2.5%。出口额不足100万美元的企业则有170多家,接近企业总数的70%。由于规模小,缺乏营销队伍、研发能力较弱等成为辖区企业的通病。” 在胶州出口木制品协会看来,这一点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软肋。协会有关负责人认为,由于企业多为贴牌生产,有自主品牌或自主注册商标的企业凤毛麟角,这样必然会缺乏独立营销权,外销利润空间小。 对此,王昔琴给企业提出建议:要“多元化”发展,充分利用区域优惠政策拓展国际市场,改变单一市场状况。同时建立多元化客户,拓展营销渠道。此外,还要加大设计研发投入,研发多元化产品。采取融入当地大卖场、打造旗舰式实体店和开拓网上营销业务等形式,扩大销售渠道。 瓷砖相关 金融风暴 ,本资讯的关键词:金融危机 ![]() |